Crystal Prism
最後即使走進浮砂沉沒中 也會發出光亮嗎——〈家明〉
忘記曾否曾經在某處說過,我開始寫網誌的原因,是因為一位很憧憬的台灣繪師使用繪圖留言板的平台開設一個日記帳。常常看到她在裡面寫落落長的文字(配上一張圖,也許圖文無關,又或完全沒圖),我覺得很想仿傚,於是和她一樣開設了那樣的繪圖留言板(只限站主留言)用以編寫日記。後來繪圖留言板收攤,就轉移到網誌,形成了如今的模樣。
看到那位繪師的網上日記,大概是距今二十多年的事情,那位當年仍是國中生的繪師如今仍舊會畫出高質素的清新圖畫,也許還在某處寫著日記,但我所能見的,就只有她在微網誌的分享及之下與他人的互動。
鮮少有落落長的文字了。
小時候,中文作文的文字限制永遠是一大難題,也給予我一個錯覺:寫得愈長的人愈厲害。
但如今,人們追求的是言簡意賅,又或,只能對文字給予短暫的注意,故無法閱讀長篇的文字。
在通訊軟件給予朋友一大段文字,大概只會造成對方的困擾,奈何我通常都會寫很多。
愈會長期不回應的愈寫得多。
網誌是為了被閱覽而存在,原本應是如此。但因為讀者的隱形,總會寫得過於深入。
而因為讀者缺少共通的元素,又或對我缺乏理解,少不免會造成誤解、錯讀。
又或,其實讀者並不欲理解作者,只求從作者的文字找到一些作者和讀者一樣的線索,從而得到共嗚。
也許這是人類的共同特徵之一。
只求自我被理解,無意或無能力去理解他人。
多次被誤解,或;感覺到被誤解,或;擔心被誤解後,總覺得累了。
何必要說這麼多?既然最終都會被誤解。
誤解的人擅自判定他所理解為真的那一刻起,再多的說明都會被變形至適合那誤解的形狀,造成更多的誤會。
又或,也許世界就是由一堆誤解所組成的。
比如,人類死後的意識仍能尚存,也許只是誤會。
比如,人類睡醒後的意識是睡前意識的延續,也許只是誤會。
比如,這個世界真的存在嗎?還是只是我大腦給予我的幻覺?
總之,我想這邊該差不多了。
公開文字造成的心理負擔,我不想再承受了。
至少在微網誌,還有種隱沒在人群中的錯覺。
這裡,並沒有。
只有all or nothing。
♣
看到那位繪師的網上日記,大概是距今二十多年的事情,那位當年仍是國中生的繪師如今仍舊會畫出高質素的清新圖畫,也許還在某處寫著日記,但我所能見的,就只有她在微網誌的分享及之下與他人的互動。
鮮少有落落長的文字了。
小時候,中文作文的文字限制永遠是一大難題,也給予我一個錯覺:寫得愈長的人愈厲害。
但如今,人們追求的是言簡意賅,又或,只能對文字給予短暫的注意,故無法閱讀長篇的文字。
在通訊軟件給予朋友一大段文字,大概只會造成對方的困擾,奈何我通常都會寫很多。
愈會長期不回應的愈寫得多。
網誌是為了被閱覽而存在,原本應是如此。但因為讀者的隱形,總會寫得過於深入。
而因為讀者缺少共通的元素,又或對我缺乏理解,少不免會造成誤解、錯讀。
又或,其實讀者並不欲理解作者,只求從作者的文字找到一些作者和讀者一樣的線索,從而得到共嗚。
也許這是人類的共同特徵之一。
只求自我被理解,無意或無能力去理解他人。
多次被誤解,或;感覺到被誤解,或;擔心被誤解後,總覺得累了。
何必要說這麼多?既然最終都會被誤解。
誤解的人擅自判定他所理解為真的那一刻起,再多的說明都會被變形至適合那誤解的形狀,造成更多的誤會。
又或,也許世界就是由一堆誤解所組成的。
比如,人類死後的意識仍能尚存,也許只是誤會。
比如,人類睡醒後的意識是睡前意識的延續,也許只是誤會。
比如,這個世界真的存在嗎?還是只是我大腦給予我的幻覺?
總之,我想這邊該差不多了。
公開文字造成的心理負擔,我不想再承受了。
至少在微網誌,還有種隱沒在人群中的錯覺。
這裡,並沒有。
只有all or no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