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stal Prism
最後即使走進浮砂沉沒中 也會發出光亮嗎——〈家明〉
- 2024/12/29 (Sun)
二〇二四年結
今年算是轉化的一年吧。
離開了幾年以來待著的地方,去了新的地方或者仍然尋找中。
不知道接下來會是如何,但緊緊抓著機會做當下能夠做且真心想做的事情。
並且注意著「家族詛咒」之流,類似這樣的,被教育而得的過時概念,不要被那些影響而放棄這些機會。
然後因為跳了噗浪企劃,在十月至十二月間,就畫了一年的圖量(體感),真是拼命。
甚至直到今天都還在生圖。反觀昔日,都是在雪莉生日企劃中畫下當年所繪的句點。今年最後幾個月的圖產量真是多到有點不可思議。
對了,還有六月寫下的,完整的小說短篇。
雖說是拿舊日的大綱魔改,但結局是當時沒有的。
其實也許,我一直以來,「原創寫不完」的病,是因為我不願把故事完結。
希望一直寫下去,不願想結局,故事沒有方向自然寫不下去,以前大概就是這個情況吧。
對了還有噗浪企劃。
雖然一開始是隨意捏造的一個角色,但後來一個動念,把他連結到昔日的一個配角的位置。
不過說是隨意捏造,但也不隨便,裡面算是充滿了我各種的喜好吧。
雖然直接面對的話也許是很麻煩的人,反正我也一樣麻煩,沒關係吧。
我以前相信,作者只能寫出與他相似的角色,也許是默認了作者會寫他喜歡的角色,以及作者為人會以成為他喜歡的模樣為目標前進,兩者混合而成的結論。
近日在反思我平日的一些行動模式似乎和角色有像,難道是「作者只能寫像他的人」的「限制」?但實際上也許只是,我喜歡那種行為模式以致會仿傚,也因為喜歡所以讓角色也一樣如此。
我喜歡的也許是他人所厭惡的、鄙視的、不擅應對的,但只要不是直接對他人造成傷害(他人因投射造成的自毀我愛莫能助),也不該妨礙我的喜歡,才對吧。
是說就算如此,我還是覺得與人交流溝通十分麻煩。
尤其是那些自以為我和他很熟,自顧自說一些奇怪話發洩情緒,卻沒有考慮到我的價值觀與他言語間透露出的思維相左,甚至根本沒有認真觀察我所為,沒有認知到我所重視的那些價值的人類。
但也偶有好事,我也希望別人能透過與我交流得到好事,以及好的價值。
只好繼續努力吧。
對呢,也該對各種冷淡或拉開距離的作為有適應性才行。那是自然出現的事,不是我造的罪孽,甚至有些根本不關我事。
不過這是家族詛咒所造成的就是了。
需要時間,反正別為無權處理的事浪費思考容量就對了。
♣
離開了幾年以來待著的地方,去了新的地方或者仍然尋找中。
不知道接下來會是如何,但緊緊抓著機會做當下能夠做且真心想做的事情。
並且注意著「家族詛咒」之流,類似這樣的,被教育而得的過時概念,不要被那些影響而放棄這些機會。
然後因為跳了噗浪企劃,在十月至十二月間,就畫了一年的圖量(體感),真是拼命。
甚至直到今天都還在生圖。反觀昔日,都是在雪莉生日企劃中畫下當年所繪的句點。今年最後幾個月的圖產量真是多到有點不可思議。
對了,還有六月寫下的,完整的小說短篇。
雖說是拿舊日的大綱魔改,但結局是當時沒有的。
其實也許,我一直以來,「原創寫不完」的病,是因為我不願把故事完結。
希望一直寫下去,不願想結局,故事沒有方向自然寫不下去,以前大概就是這個情況吧。
對了還有噗浪企劃。
雖然一開始是隨意捏造的一個角色,但後來一個動念,把他連結到昔日的一個配角的位置。
不過說是隨意捏造,但也不隨便,裡面算是充滿了我各種的喜好吧。
雖然直接面對的話也許是很麻煩的人,反正我也一樣麻煩,沒關係吧。
我以前相信,作者只能寫出與他相似的角色,也許是默認了作者會寫他喜歡的角色,以及作者為人會以成為他喜歡的模樣為目標前進,兩者混合而成的結論。
近日在反思我平日的一些行動模式似乎和角色有像,難道是「作者只能寫像他的人」的「限制」?但實際上也許只是,我喜歡那種行為模式以致會仿傚,也因為喜歡所以讓角色也一樣如此。
我喜歡的也許是他人所厭惡的、鄙視的、不擅應對的,但只要不是直接對他人造成傷害(他人因投射造成的自毀我愛莫能助),也不該妨礙我的喜歡,才對吧。
是說就算如此,我還是覺得與人交流溝通十分麻煩。
尤其是那些自以為我和他很熟,自顧自說一些奇怪話發洩情緒,卻沒有考慮到我的價值觀與他言語間透露出的思維相左,甚至根本沒有認真觀察我所為,沒有認知到我所重視的那些價值的人類。
但也偶有好事,我也希望別人能透過與我交流得到好事,以及好的價值。
只好繼續努力吧。
對呢,也該對各種冷淡或拉開距離的作為有適應性才行。那是自然出現的事,不是我造的罪孽,甚至有些根本不關我事。
不過這是家族詛咒所造成的就是了。
需要時間,反正別為無權處理的事浪費思考容量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