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stal Prism
最後即使走進浮砂沉沒中 也會發出光亮嗎——〈家明〉
可能是投射者的問題也可能不是
我最近發現,我很多的「自我認知」其實是假(被他人値入)的
會這樣發現的起源其實是,我發現我一直深信的上升星座可能是錯的。
因為出生地的關係,我可能不是上升摩羯而是上升人馬。
然而,也因為長期遠離出生地,我好像會被再置盤影響,所以我可能仍舊是我認知的上升摩羯。
關於上升人馬的特質,網絡文章不少,而其中有一項是「喜愛運動」。
然而,我自認不愛運動,這也自小被身邊的親人認證。
然而一直靠星座助我解難而建立的信仰心,讓我不願建立「星座可能是錯的」的想法,至少不應錯在這裡。
或者說,我需要「喜愛運動」的自我認知來改善身體。
細心想想,我一直以來都有著莫名的性慾,而處理方式廣義上來說其實就是獨自做劇烈運動。
而且要說的話我也不是討厭運動,只是運動上有些動作會為我帶來不適。
不過呢,亞洲長輩很愛對後輩以偏蓋全。
如果對一個心智成熟的人下達不適當的評斷,對方可能知道那並不正確。
但對心智不成熟的人就不是了。
我一直以來就不了解為什麼我被姑字輩的說「不愛運動」、「不愛做家務」感到異常憤怒。
雖然幾十年來那股憤怒我也漸漸習慣被壓抑成「不爽」,我也接受了我似乎是這樣子的認知。
直到近日再被說「完全不做運動」,對見證我一年來間斷地透過あんトレ做運動的母親表示反對她對此表達認同,大概是這樣的行為讓我再次正視那層憤怒。
昨天,為了轉換心情而去了打掃家中環境。
畢竟如今待在家中最久的人是我。
原本只打算是拖地,但沒有地拖,洗地水卻準備好了,於是我選擇了傳統的蹲下抹地。
為了讓家中變整潔而行動的我是不愛做家務嗎?
回想離職的最後兩天,我也努力收拾好自己位置的擺設,務求我的替位者能在我的位置上坐得舒適。
我應該沒有姑姐口中所言的「不愛」(等同於「討厭」)。
只是,既然她說我是這樣,我就這樣演給她看。
以滿足她的期望。
曾經,大概在第一份全職工作辭職後的時期,因為在角噗團或UNLIGHT圈情感受創,自我認知沒有朋友。
在那段時間,我有一個願望,就是前往一個無人認識我的地方。
因為在認識我的人面前好累,我有很多想做的事,但不想讓那些評擊我的家人親戚知道。
現在轉譯這個思想。
因為我在認識我的人面前無法做自己,無法放鬆。我有很多想做的事,但因為要滿足那些評擊我的家人親戚對我的幻想,那些事情我不能讓他們知道我會做。
上一份工作,我很喜歡,雖然我已經離開了,他們曾經找我回去但我婉拒了。
喜歡的地方在於,他們會放大我的長處,很少注目於短處。
於是我喜歡在他們面前演出注重細節、可靠又耐勞的校務處職員。
雖然我離開的原因在於,他們開始放大我的短處,我演不下去。
你們怎麼想是沒關係的,但不要讓我知道。
我想知道你們怎麼想的,讓我可以改善自己。
我想知道你們怎麼想的,讓我可以評斷你們。
這三個想法,一直以來都在我的腦中同時存在。
「你們」所指的,是我面對的所有人,主要是指比較頻繁交流的人。
雖然一開始我只意識到首二個,而當中的第一個,因為我曾經陷入無法理解緣由的糟糕事件,且歸因為我的遲純導致,而拒絕接受第一個。
而第三個,是我一直以來的隱藏想法,但因為想對所有人好,也不願接受我如此「自大」,所以連注目也不願。
所以我一直想知道他人眼中的自己。
意識上就是,為了「改善自己」。
雖然想了想,這樣配合他人對自己的幻想而行動,也可以是,為了「隱藏自己」。
最近看了很多文章,提及「投射」。
概括而言,就是「別人眼中的我不是我,我眼中的別人才是我」。
演出合乎他人想像的自我,就是把自我隱沒了,化為他人。
嘛,也許因此我的人類圖才有慎選伙伴的爻辭的通道吧。
我絕對會自然地進行演出,但最好的,還是演我喜歡的自己(aka他人)。
不過,對抗這個天性,維護自我,還是有要做的。
無論會被他人討厭還是被他人喜歡,都堅持做自己喜歡、想做的事。
他人的討厭或喜歡只影響一瞬間,但成功堅持自我維護自我的滿足,可以是一輩子的。
是說,不久前才和他人說要注意他的自我認知偏誤,結果原來是我對自己的提示。
那也不賴就是了,謝謝你啊。
因為出生地的關係,我可能不是上升摩羯而是上升人馬。
然而,也因為長期遠離出生地,我好像會被再置盤影響,所以我可能仍舊是我認知的上升摩羯。
關於上升人馬的特質,網絡文章不少,而其中有一項是「喜愛運動」。
然而,我自認不愛運動,這也自小被身邊的親人認證。
然而一直靠星座助我解難而建立的信仰心,讓我不願建立「星座可能是錯的」的想法,至少不應錯在這裡。
或者說,我需要「喜愛運動」的自我認知來改善身體。
細心想想,我一直以來都有著莫名的性慾,而處理方式廣義上來說其實就是獨自做劇烈運動。
而且要說的話我也不是討厭運動,只是運動上有些動作會為我帶來不適。
不過呢,亞洲長輩很愛對後輩以偏蓋全。
如果對一個心智成熟的人下達不適當的評斷,對方可能知道那並不正確。
但對心智不成熟的人就不是了。
我一直以來就不了解為什麼我被姑字輩的說「不愛運動」、「不愛做家務」感到異常憤怒。
雖然幾十年來那股憤怒我也漸漸習慣被壓抑成「不爽」,我也接受了我似乎是這樣子的認知。
直到近日再被說「完全不做運動」,對見證我一年來間斷地透過あんトレ做運動的母親表示反對她對此表達認同,大概是這樣的行為讓我再次正視那層憤怒。
昨天,為了轉換心情而去了打掃家中環境。
畢竟如今待在家中最久的人是我。
原本只打算是拖地,但沒有地拖,洗地水卻準備好了,於是我選擇了傳統的蹲下抹地。
為了讓家中變整潔而行動的我是不愛做家務嗎?
回想離職的最後兩天,我也努力收拾好自己位置的擺設,務求我的替位者能在我的位置上坐得舒適。
我應該沒有姑姐口中所言的「不愛」(等同於「討厭」)。
只是,既然她說我是這樣,我就這樣演給她看。
以滿足她的期望。
曾經,大概在第一份全職工作辭職後的時期,因為在角噗團或UNLIGHT圈情感受創,自我認知沒有朋友。
在那段時間,我有一個願望,就是前往一個無人認識我的地方。
因為在認識我的人面前好累,我有很多想做的事,但不想讓那些評擊我的家人親戚知道。
現在轉譯這個思想。
因為我在認識我的人面前無法做自己,無法放鬆。我有很多想做的事,但因為要滿足那些評擊我的家人親戚對我的幻想,那些事情我不能讓他們知道我會做。
上一份工作,我很喜歡,雖然我已經離開了,他們曾經找我回去但我婉拒了。
喜歡的地方在於,他們會放大我的長處,很少注目於短處。
於是我喜歡在他們面前演出注重細節、可靠又耐勞的校務處職員。
雖然我離開的原因在於,他們開始放大我的短處,我演不下去。
你們怎麼想是沒關係的,但不要讓我知道。
我想知道你們怎麼想的,讓我可以改善自己。
我想知道你們怎麼想的,讓我可以評斷你們。
這三個想法,一直以來都在我的腦中同時存在。
「你們」所指的,是我面對的所有人,主要是指比較頻繁交流的人。
雖然一開始我只意識到首二個,而當中的第一個,因為我曾經陷入無法理解緣由的糟糕事件,且歸因為我的遲純導致,而拒絕接受第一個。
而第三個,是我一直以來的隱藏想法,但因為想對所有人好,也不願接受我如此「自大」,所以連注目也不願。
所以我一直想知道他人眼中的自己。
意識上就是,為了「改善自己」。
雖然想了想,這樣配合他人對自己的幻想而行動,也可以是,為了「隱藏自己」。
最近看了很多文章,提及「投射」。
概括而言,就是「別人眼中的我不是我,我眼中的別人才是我」。
演出合乎他人想像的自我,就是把自我隱沒了,化為他人。
嘛,也許因此我的人類圖才有慎選伙伴的爻辭的通道吧。
我絕對會自然地進行演出,但最好的,還是演我喜歡的自己(aka他人)。
不過,對抗這個天性,維護自我,還是有要做的。
無論會被他人討厭還是被他人喜歡,都堅持做自己喜歡、想做的事。
他人的討厭或喜歡只影響一瞬間,但成功堅持自我維護自我的滿足,可以是一輩子的。
是說,不久前才和他人說要注意他的自我認知偏誤,結果原來是我對自己的提示。
那也不賴就是了,謝謝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