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stal Prism
最後即使走進浮砂沉沒中 也會發出光亮嗎——〈家明〉
自介
小時候,其實我比起白天,我更喜歡黑夜。
黑夜沒有白天的喧鬧,多了一份恬靜。
黑夜沒有白天的清晰,多了一份神秘。
就如很長的一段時間,不愛正眼看人但喜歡看影子或從鏡子看著他人的我。
如果那時候對方投向鏡中,看向了我,那我也可以說服自己,他只是看向鏡子而投以微笑,又或作出其他我真心想做的其他行動。
不用因為他面對「我」而限制了我的行動。
只是從某個時間開始,我屈服了必須正眼看人的規則而不再以鏡看人,屈服了黑夜的危險而不願多逗留在黑夜之中。
但是那一片黑暗中,發條時鐘指針跳動的聲音,才是最讓我心安的東西。
回過神來,已經闊別了這樣的黑暗很久。
自然而然地,忘記。
回想起來時,卻是如此的溫暖。
前陣子在黑夜中看海,那是我的太陽回歸日。
在昏暗的燈光下,聽著海浪的聲音。
海洋的恐怖,在於會吞噬,那一波波的海浪把人帶進海中。
但吞噬,在另一個意義上,也可稱為包容。
就如黑暗。
任何影子也可以完全包容的黑暗。
♣
黑夜沒有白天的喧鬧,多了一份恬靜。
黑夜沒有白天的清晰,多了一份神秘。
就如很長的一段時間,不愛正眼看人但喜歡看影子或從鏡子看著他人的我。
如果那時候對方投向鏡中,看向了我,那我也可以說服自己,他只是看向鏡子而投以微笑,又或作出其他我真心想做的其他行動。
不用因為他面對「我」而限制了我的行動。
只是從某個時間開始,我屈服了必須正眼看人的規則而不再以鏡看人,屈服了黑夜的危險而不願多逗留在黑夜之中。
但是那一片黑暗中,發條時鐘指針跳動的聲音,才是最讓我心安的東西。
回過神來,已經闊別了這樣的黑暗很久。
自然而然地,忘記。
回想起來時,卻是如此的溫暖。
前陣子在黑夜中看海,那是我的太陽回歸日。
在昏暗的燈光下,聽著海浪的聲音。
海洋的恐怖,在於會吞噬,那一波波的海浪把人帶進海中。
但吞噬,在另一個意義上,也可稱為包容。
就如黑暗。
任何影子也可以完全包容的黑暗。
「當觀眾都看扁你的時候,也意味著觀眾對你掉以輕心。這是演藝圈的基本套路……舉例來說,班上有個遭受霸凌的學生,……又或者是被認為是毫無演技可言的演員,當他突然展現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精湛能力時,那肯定很有看頭。」這些是最近觀看《我推的孩子》動畫第17集中,劇中的對白(字幕)。
「就算演技再差,只要善加利用,就能創造優勢。人在感到吃驚時,心理會變得異常敏感。當遭遇出乎意料的事情時,人類會基於本能將所有感官能力激發出來。觀眾在觀賞後續表演時的專注力將會提高好幾倍。」
這樣的分析才讓我了解到,有一段時期的我所追求的,到底是什麼的情況和那到底是怎樣達成。
我其實曾經追求讓讀者有一種故事世界翻轉的體驗,甚至也曾希望讓身邊人對自己的評價有這樣(正面)的感覺。
所以當時很多在進行的事情都不曾攤於陽光之下,就是希望到能夠展露的時候,可以讓所有認識我的人眼前一亮。
也可能,因為我曾經是上面引述的那種遭受霸凌的學生吧,所以下意識想重複曾經發生的套路。
但看完這一集後,才發現,要達成這樣的效果,要做的也許還要讓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掉到低點……
雖然什麼也不說秘密地進行,的確會營造出這樣的狀態就是了。
順著中元節的時機,不如順便說說原本有這樣計劃的一個角色好了。
雖然可能是錯置記憶,但記得小時候,父親總愛在電視機前揶揄那些公開自己為同性戀的男性或此等情節的電視影集。
面對父親的行為,母親總會認為父親此行為是「投射作用」,質疑父親真正的性向。
說不定我對於跨性別運動的厭惡,也有那麼一點是類似的。
♣
面對父親的行為,母親總會認為父親此行為是「投射作用」,質疑父親真正的性向。
說不定我對於跨性別運動的厭惡,也有那麼一點是類似的。